- 2014-12-3 15:12:28
- 类型:原创
- 来源:电脑报
- 报纸编辑:马渝曦
- 作者:
进入2014年以来,机械硬盘在容量上终于再一次爆发,5TB、6TB、8TB硬盘先后问世,甚至10TB硬盘也已经蓄势待发。对于未来,ASTC(先进存储技术联盟)表示,在十年内,硬盘容量还将增加10倍,到2025年机械硬盘容量将达到100TB!
机械硬盘的容量为何能够暴增呢?未来又有哪些技术为机械硬盘的进一步增容保驾护航呢?
充氦技术
增容原理:让硬盘内可以多安装更多盘片,增加20%~40%的容量
代表厂商:西数HGST(原日立)
就在今年9月,HGST宣布即将推出10TB硬盘,这又让机械硬盘的容量上了一个新台阶。而HGST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突破,靠的正是充氦技术。正如名字表现的那样,充氦技术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传统硬盘上的通气孔,而将硬盘做成全密封结构,同时在硬盘的腔体中充入氦气。
图:充氦硬盘无通气孔,采用密封结构,内部充入氦气
填充氦气就可以增加容量,这是为什么呢?我们知道,氦气是一种低密度气体,其分子量只有4,而空气是一种复杂的氮氧混合物,其平均分子量是28,氦气密度只有空气的1/7。意味着在相同气压下,硬盘盘片在充氦腔体内的阻力大大低于在空气腔体中的阻力。阻力减小,硬盘电机耗电量降低,硬盘转动更加平稳。这样硬盘内部盘片可以做得更薄,而转动平稳,减少了两片盘片间的气流干扰,这就可以减少两张盘片间的距离。同时还能够借助氦气提升热传导效率。
说到这,知道充氦技术提升容量的原因了吧--这一技术允许硬盘在相同厚度的空间中安装更多张盘片。以往,即便是大容量硬盘,内部最多只能安装5张盘片,而使用充氦技术后,即便安装7张盘片,硬盘不仅厚度没有增加,发热量、耗电量、甚至连重量都有降低。这样,在单碟容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,硬盘容量可增加40%!
充氦硬盘和传统空气硬盘对比
小贴士:真空硬盘,那不行
充氦让硬盘盘片转动阻力减小?为什么不干脆将硬盘内部抽成真空,那转动阻力不是更小吗?
这种做法真不行!一方面,硬盘内部抽成真空时,硬盘盘体会承受很大的气压,要想抗住这种压力不变形,外壳就得变厚,盘底就得变厚。另一方面,在真空环境下,盘片产生的热量难以通过气体传递到硬盘外壳上散发出去。最重要的是,硬盘在工作时,磁头是依靠盘体旋转产生的气流悬浮在磁盘上方的,这要是抽成真空,没有气流支撑,磁头就会和盘片来个亲密接触,造成硬盘损坏。
叠瓦技术
增容原理:让磁道重叠,以增加约25%的磁记录密度,提升单碟容量
代表厂家:希捷
在正式发布的产品中,目前希捷8TB产品暂居容量榜首。该硬盘采用了5盘片设计,单碟容量将达到了1.6TB,较之之前的单碟1.25TB增加了25%以上,堪称现阶段的单碟之王,而带来这一奇迹的正是叠瓦技术。
希捷的首款8TB机械硬盘
我们知道,以往要提高存储密度,依靠的是减少磁轨的宽度,降低磁轨间的间隙来实现的,尽管硬盘厂家已经将这一套机制发挥到近乎极致。但这套存储机制本身就会浪费一定的空间,毕竟磁轨间的间隙再小,那也是存在的。同时为了让磁轨极化,硬盘上的写输入磁头必然要比读磁头间隙大一些,这固然有利于减少读数据时不小心跑到邻近磁轨的几率,但较宽的磁轨和磁隙,对磁密度可是有不小的影响。
图:传统记录方式的磁轨较宽和磁隙存在影响了磁记录密度
而叠瓦技术就减少磁轨间隙的空间浪费,也就是说,写磁头在写完一个磁轨转入下一个磁轨时,不再是像以往那样,与上一磁轨拉开一定的距离再进行操作,而是在原磁轨的下方,就直接开始写入下一轨的记录。让磁轨像是房顶的瓦片那样,进行重叠,每一个磁轨的宽度,只略大于读磁头所需要的宽度,这就极大的减少了空间浪费,这也是叠瓦技术名称的来源。
图:叠瓦技术将取消磁隙,并将磁轨重叠,提升空间利用率。
不过,叠瓦技术的实际磁轨小于写入磁轨,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,那就是磁盘在重写一个磁轨的数据时,其写入动作会连影响到下一个磁轨,连下一磁轨的数据一并改写。为保证数据安全性,那就只好对下一磁轨进行重写,可这又影响到下下一磁轨。如此循环,难道,叠瓦式因此在改写数据时,要来一次全盘重写?
当然不是,希捷解决方案是分组技术,也就是每隔几个叠瓦式磁轨后,设置一个宽度略宽于写磁头的非叠瓦磁轨,这样,每次重写到这一位置时,就不会影响到其他磁轨,写入动作也就完成了。
分组就直接影响到叠瓦式硬盘的效果,分组太少,每个分组大,就意味着即便是数据小小的改变,也要复写至分组结束,这样,就会浪费硬盘的大量性能,而分组太多,由于最后一个磁道采用非叠瓦结构,又会影响到磁盘密度,降低叠瓦技术的增容优势。因此,叠瓦技术在性能与容量间,存在一定的矛盾。
未来增容靠什么?
热辅助磁写入(HAMR)
扩容原理:通过加热磁体,使磁盘更容易极化,增加磁密度,预期提升磁密度5~10倍
预计应用时间:2018年
热辅助磁写入,依靠的是在写入磁头上,安装一个激光器,在进行写入操作时,激光照射盘体,令写入区域温度悬殊升高,在高温下,磁体的顺性增加,磁头只要有极小的磁场,就可以让磁体极化,而在迅速冷却后,磁体极性就被保留下来,这样,读写磁头,磁轨都可以大幅度减小,从而极大的提升磁记录密度。实际上,热辅助磁写入早在多年前就被提出,但由于在成本和记录稳定性上存在一定缺陷,其商用进程一再被推迟,而下一个时间表可能在2018年左右,这次,热辅助磁写入技术能如约到来吗?
晶格介质磁记录(BPMR)
扩容原理:在晶体微孔中填入磁性材料,减少磁性材料相互影响,提升磁密度,预期提升磁密度5~10倍
预期应用时间:2020年
传统的磁记录就像是粗放式记录方式,几十上百个磁性单元才组成一个记录模块,而相邻磁性单元的相互干扰,这些因素,都极大的影响了磁记录密度。而晶格介质,就是利用金属结晶而形成的孔洞,如阳极氧化的氧化铝在氧化过程中,就会形成大量纳米级的微孔,在这些微孔中填充如磁性材料,这就形成了晶格介质存储。这样,磁体间影响小,存储稳定性很高,甚至用单个磁性单元就可以存储一个字节,这就让存储密度能得到很大的提高。但让结晶微孔形成磁记录所需的线性排列,适合的孔径等等适合存储的因素,对于工艺有极高的要求,因此,投入商用,还需要到2020年左右。
图:传统磁记录(左)与晶格介质磁记录(右)
 
报纸客服电话: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:pcw-advice@vip.sin*.c*m 友情链接与合作:987349267(QQ) 广告与活动:675009(QQ) 网站联系信箱:cpcw@cpcwi.com
Copyright © 2006-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